支付宝和余额宝被盗都是阿里全额赔付小米换机应用怎么下载的小米换机应用怎么下载,为什么银行做不到这一点呢小米换机应用怎么下载?是不是技术上的难题,还是经营理念的差异?
@IVony
1.银行也能做,例如信用卡,各个银行都有各自的全额赔付策略。
2.银行懒得做。支付宝是个消费工具,支付宝希望你所有的消费都走支付宝,因为支付宝赚取的是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手续费。银行最赚钱的是储蓄业务,赚取的是把你存款贷出去的利息差。(信用卡才是消费工具,所以银行愿意借钱给你消费)。
3.银行没法做。银行有很多业务是存在极大的风险的,譬如说几千万的资金可以随意从银行账户之间划拨,而支付宝,你一次提几万出来看看?
结论:
1.消费领域,银行也能做,而且已经做了。甚至于借钱给你消费,这是支付宝都做不到的。
2.储蓄领域,银行懒得做,而且会给你带来不方便,想一下,你从ATM上取个钱,结果一天超过200快了银行给你来个短信验证。你要转账汇款给你爸妈,结果超过一万块钱银行叫你到营业厅带身份证办理,你不会抓狂么?
3.对公业务,银行做不了,支付宝也做不了,每分钟几亿的资金流转,支付宝你一天内取个几万就会直接阻止。
@rayer
很多国家的银行被盗都是无条件给赔付的,应该不是技术问题吧。举个国外银行赔付的例子:
前两天一同事法国银行卡短信提示被盗刷了一千多欧,在某家网店购买了东西,东西还没有发货,账户上钱也没有扣走。他打电话给网店,网店表示不能阻止发货;打电话给银行,银行表示没有办法阻止这笔账被划走,只能按照流程等到钱被划走了再赔付给他这笔金额。是不是迂腐的可爱?~重点是无论流程多麻烦,都会给赔~
(解释一下,盗刷以后暂时没有扣钱是因为:国内银行和法国银行有个区别,国内银行小额划款是即时划走,消费记录当时在网上账单就可以看到。而在法国银行的账单一般都要1-3天才能看见记录,境外消费甚至可以一周多才显示在账单上。我感觉原理是扣款当时,这部分余额被冻结,把余额用完就不能刷了;但是记录中不会显示扣款记录,你也看不到真正的可用余额;直到该笔消费记录被验证以后,冻结款才被真正扣掉,才显示在记录中。)
再说支付宝:
支付宝和我们公司合作一个机票支付的项目,就因为国内外的银行卡机制不同而把两边的人都搞得焦头烂额~因为机票的购买付款和出票之间是有延时的,国外银行卡可以在购买机票时,先把一份余额“冻结”,完成机票的PNR建立、availability check之类的流程之后,确定出票了,再把款扣去;如果出票失败,余额解除冻结就可以了,相当于扣款交易没有完成。
而支付宝扣款完全不是一回事,买机票当时就从银行卡把款扣了,一旦出票失败,就要把款退回去,相当于两笔交易,这中间的交易成本就需要支付宝自己承担。最后到底支付宝和我们的支付系统衔接问题怎么解决的,同事们还在辛勤工作着~
可以确定的是,支付宝的人工作起来都特别拼命……让按部就班的法国人亚历山大……互联网公司做起金融支付来,的确很有竞争力啊……
@jiaKOn
不是做不到,是不想做。
我周围一个朋友支付宝的快捷支付被盗刷,虽然支付宝最终赔付了。但是她再也不在支付宝开通快捷支付了,更别说在上面放钱。周围的几个朋友知道了,也都差不多的行为。
获取一个忠实用户难,失去很容易。只要有小小的安全事件,用户可能就跑到竞争对手那边去了。
支付宝需要有个好名声,让用户知道,丢了钱也不用怕,支付宝赔。
但银行根本不在乎流失一两个客户。钱被盗刷了,你还是得用银行的服务。
看评论中几个朋友都想了解下原因。我就说说那个朋友跟我说的。
她先是收到一条验证码的短信,没在意,直接删了,因为支付宝都好久没有用了。然后她收到银行的余额变动短信——钱少了500块钱。她就赶紧把所有银行卡全冻结,打电话找支付宝客服,发现她支付宝的密码、绑定的手机号等信息已经被修改成别人的。支付宝说会了解下情况,然后处理。
@匿名用户
怎么说呢,一方面是主观上,支付宝愿意赔付。
另外一方面是能力上,支付宝的安全风控体系可以把盗号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底气,至少赔得起。
再有就是,支付宝的体量,比起几家大行来说,还是太小,你让邮储这么干试试……爽歪歪。
最后一点,银行这种传统金融公司,能把风险转嫁出去是绝对不会揽进来的;互联网公司,本来起步就晚,要获取用户就必须要有差异化竞争,做到其他人做不到的才行。
敌无我有,敌有我强,要干成事,到哪去都是这个道理呀。
接下来第二天,她竟然收到来自易信的支付宝的手机短信,让她把银行卡解冻,否则快捷支付用不了。很显然,骗子用了易信的免费短信服务,伪造成支付宝。
我跟她说,这绝对是骗子的短信,不要理她。骗子先后发了好多次这样的短信。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个人猜测,那个朋友的手机被植入某些手机病毒,骗子能获取她的短信内容,骗子先后获取了她的支付宝帐号、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常用密码等信息。然后骗子登录她的支付宝帐号,修改了绑定的手机号——那条短信应该就是修改绑定手机号码的验证码短信。支付宝修改绑定手机有一种方式是 通过“手机校验码+支付密码”。因此只要获取这个验证码和支付密码就能更换绑定的手机号了。 然后,骗子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反正所有的短信验证都发到骗子自己设置的手机号码上。
除了手机被植入病毒之外,我想不出来,骗子如何知道她的银行卡号,并要为银行卡开通快捷支付。
@Sunnyquick
终于碰到个前两天感慨过然后能答的题目了,支付宝账户安全险收钱的好么,去年1块,今年2块钱一年好么,一年涨幅100%,支付宝你真的报国家物价局了么?各位用户,你钱放那买还是不买?我在银行从来不用担心需不需要买这个账户安全险,支付宝真心不敢不买,特别是前段时间总是被异地登录,修改了几次密码还出现这种情况,后来推断是可能是我用的关联密码次数多了,果断换了一个从来没用过的密码,目前没再出现过这种情况了。。。幸好那人不知道我支付密码。。。一个人2块,4亿用户8个亿,支付宝打的一手好算盘。。。万一明年收4块了呢,支付宝一年收入翻一番啊。。。
@匿名用户
借地讲个无关的小故事:
大约十多年前,某个保险公司给一家企业办理团体火灾保险,每位员工都保了火灾险。有一天,一家失火了,保险公司理赔,勘查结束后问了下那家人,还有没有什么东西了。那家人想了想,有件貂皮大衣,不过发票烧了。保险公司没办法验证,于是理赔了。一个月之后,又有一家失火,很巧的是,也有一件貂皮大衣和发票一起烧了。之后每家着火都有一件跟发票一起烧了的貂皮大衣……
@匿名用户
很简单,支付宝是私企,敢不全额赔付腾讯就会痛打落水狗。这就是自由市场的魅力!
中国银行(601988,买入)业是国企,垄断市场,就不赔你你咋滴?咋滴?咋滴?
@匿名用户
后者(理念上)。
而且说穿了,这种服务也算不上是银行的合同义务或是法律义务。
本质上是由于银行业的竞争不够充分。因此银行业没有商业上的动机为普通客户提供这项服务。
@匿名用户
实际上,支付宝的赔付是有条件的。起步阶段有一个宣传价值,时间长了不会持续的。相关的新闻报道可以百度搜索。目前主要还是小额的。很多行的信用卡也有赔付的,后端都是对接的保险公司。实际上,赔付流程也跟支付宝差不多。
这一块,大家都是类似的,都是一个宣传+商业行为。而且,钱都不是自己出,事后它会找到接单的人,除了保险公司,多数还是商户买的单。
支付宝不会比银行好到哪里去,尤其是它大了以后,不信我们拭目以待。
@匿名用户
在某答主下面评论了一下,居然把我拉黑了,呵呵,那我就来答下题。
1.中国的银行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小市民气和天生的防贼意识,表现在信用卡的所谓的盗刷全额赔付上面,随便搜一下,你就知道如果你被盗刷中国的银行们是怎么来处理的,首先,你的信用卡必须是签名无密码的,有密码的默认就是本人疏漏不赔,其次,你比较聪明,信用卡没设密码,好,要你去最近的atm取个款,证明你的信用卡还在身边。因为远在大洋彼岸的盗刷,你要在半夜2,3点起床,去找个开卡银行的atm,如果不幸你开了小众银行的信用卡,你还需要电话或者GOOGle最近的atm在哪里。比起外国银行一个电话人家先付再查的处理,中国银行们全是渣啊!
2.储蓄帐户,本来应该是重中之重,银行没有储蓄,就是无本之木,能活多久?中国银行们全不在意,爱存不存。9几年在英国自动存款机就可以随便存,在存款机上拿个纸袋,把随便什么金额的钞票+随便什么金额的硬币都放进去,封好口丢进去,第二天就到帐。有次感慨我还说呀,你们英国的确先进,这么杂的面额的纸币+硬币机器都能点的清清楚楚,比我们这边存款机只能接收100元面额的好多了,虽然入账迟了点,要第二天,结果人家大笑,这都是人工清点的,所以不能即时入账啊。连人工费这么高的欧洲都能做到,中国做不到?
3.几千万转账支付宝做不了我只能呵呵了,全中国的银行都换成支付宝的话,电话诈骗就销声匿迹了,支付宝的实名认证比银行好多少都不知道。
综上所述,我的观点就是银行,特别是中国的银行现在都是在靠长久一来的国家背景和惯性在运行,等到大家都习惯电子化后,银行必死。因为以后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银行。
再回答题主的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银行当然可以赔,也赔得起,只是他不想赔,因为第一点我说的原因,银行,乃至于赔你的那个经办人,会觉得赔了你,就会有很多很多人来要赔了,防民如防贼,莫过于此。
@匿名用户
作为一个在银行的从业者,随意聊聊:
1.一是量的问题。这两年第三方支付被媒体报道地很凶猛,但据我之前看过的一个统计,整个第三方支付的交易量加起来不到金融交易的1%。所以支付宝现在的赔付,也是建立在个人用户,量整体比较小的基础上。
2.二是思维方式确实有差异。传统金融行业的思维是防范风险第一,更何况有这么多监管机构,从上到下的第一反应是我不能出岔子,所以无论是理财还是其他产品,法律责任一定要拎清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银行确实有能力做到赔付,但是也不会大肆宣扬。而互联网公司的思维是什么?我先做,做了不行再改。所以你看到很多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宣传语都是往大了放,不行了我就承认错误,改回来就是了。这也是基于金融机构目前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比较宽松的。银行敢做吗?
最后吐嘈一下,互联网是面向大量的草根用户的,而银行,只有高净值的客户才算是上帝。。。嗯,我就是来自黑的。